前三季度
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0%,連續12個月保持在8%以上
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.0%,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8.5%以上
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6元,同比增長8.6%
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,增長9.8%
GDP被譽為“經濟的世界語”,是一座城市經濟活力最直觀的“晴雨表”。
目前,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相繼公布第三季度GDP數據。成都以8.1%的增長率,與廈門一起,在已公布數據的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,領跑副省級城市。
緊隨其后的,是同樣備受關注的兩座城市,“亞軍”南京和“季軍”武漢,增速分別為8%和7.8%。
從體量上看,5座城市邁入“萬億級”,分別為深圳、廣州、成都、武漢、南京,其中深圳以18689.13億的體量,成為副省級之冠。
在三季報中,國家統計局用“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”來形容經濟局面,副省級城市們同樣面臨壓力,以體量最大的深圳為例,前三季度增速為6.6%,不算高位。
相較之下,成都數據不易:這已經是它連續11個季度增速8%以上。
高位“穩”增長
連續11個季度增速8%以上
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下,“穩”是今年眾多城市的關鍵詞。對成都來說,平穩更不容易──成都經濟增速已經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8%以上,從2017年一季度到今年前三季度,成都經濟運行幾乎為“一條直線”,其中,5個季度“增長8.2%”、4個季度“增長8.1%”、2個季度“增長8.0%”。
這在其他城市,甚至成都本身的經濟發展歷史中,都不多見。
高位運行,關鍵要穩住下行壓力。去年7月,中央提出“六穩”,要求做好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。
從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到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動員大會,從“4個100億”地方獎補政策到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規劃,成都不斷提升城市能力,增強對企業、資金、人才等要素吸引力,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,穩定市民生活高品質提升。
前三季度,工業經濟穩定發展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.0%,連續12個月保持在8%以上。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8.2%,其中,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、機械產業分別增長13.5%、11.6%。
前三季度,服務業發展穩中向好,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.0%,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8.5%以上。
成都還穩步提升民生福祉。今年1~9月,“穩就業”政策深入實施,城鎮新增就業21.86萬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3.66%。居民收入穩定增長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6元,同比增長8.6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,增長9.8%。民生工程穩步推進,大力推進優教成都建設,新建、改擴建學校(幼兒園)65所,新增學位約4.6萬個。
尤其是,前三季度,成都在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大,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增長23.6%。其中,教育、公共服務投資分別增長70.2%、35.1%。
新經濟、高技術
在蓉世界500強企業296家
副省級城市中,產業動能呈現出新趨勢,新興產業快速增長,廣州、杭州、南京、成都等城市都崛起特色產業。
從信息獲取到網絡購物,從“掃碼支付”到“最多跑一次”,新經濟的蓬勃發展改變了普通人的生活圖景,也改變了一座城市的氣象。今年10月,2019成都新經濟新產品首場發布會舉行,超50款產品亮相,組團展示新經濟圖景。
成都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計劃,深入推進“雙百工程”,1~8月新經濟百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6.2億元,增長29.5%。市場主體較快增長,全市新增市場主體38.6萬戶,新增注冊資本11263.5億元,增長11.2%。
新經濟帶來新動能,形成新的城市吸引力。
今年4月12日,成都進行了首次大規模外資項目集中簽約,從飛機制造巨頭,到教育頭部企業;從“新經濟”汽車分時租賃,到“硬核”血液透析中心……22個外資項目,簽約總金額達33.9億美元。
簽約企業之一德國IB中國總經理趙蕾就談及市場和環境吸引力,“德資企業投資有三個考量,包括政治生態、經濟環境和市場前景。”
今年1~9月,新興工業產品產量較快增長,城市軌道車輛、太陽能電池、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85.5%、110.6%、48.9%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比提高,占工業投資比重達34.5%,比上半年提高0.3個百分點。尤其是,“企業總部經濟十條”政策效應持續顯現,新希望全球控股等總部企業紛紛落戶,在蓉世界500強企業達296家。
首店第三城
夜間旅游成新熱點
美國布朗大學教授戴維·威爾曾研究提出:“一個地區夜晚的燈光亮度與它的GDP成正比。”
“夜間經濟”是城市競爭中的新賽道。今年以來,北京、天津、成都、重慶、上海、濟南等地陸續出招,“點亮”城市夜生活。今年4月,上海還任命了首批夜間區長和夜生活CEO。
11月15日,第一屆成都夜間經濟發展大會暨花Young成華生活節舉行,現場發布的《成都夜間經濟發展報告》顯示,成都夜間經濟在全天消費中的占比達到45%,位居8城(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哈爾濱、西安、成都、長沙)第一。
“從夜間經濟總量來看,成都不如北上廣深,但從占比數據來看,成都市民的夜間生活消費意愿更強。”成都創新品牌孵化中心主任吳麗娟介紹,一線城市和成都、重慶、武漢、杭州、西安、東莞等10個城市,占到全國近4成。其中,成都的夜間餐飲訂單占到全國3.92%,排名全國第五。
前三季度數據中,“夜游錦江”、“夜游都江堰”等夜間旅游新業態蓬勃發展,全市接待游客19514.0萬人次,同比增長11.4%;實現旅游總收入3271.1億元,增長25.6%。
成都正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消費型城市,另一個“動力”,是新消費業態。前三季度,可穿戴智能設備、智能手機、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196.8%、53.1%、457.3%;網絡零售較快發展,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527.3億元,增長10.8%,增速較上半年提高2.5個百分點。
此外,成都以“塑造新消費場景”破題,“首店”、“旗艦店”加速在蓉聚集,打破了“你有我有、千店一面”的傳統商業格局,除了把新的品牌文化引入成都,也帶來了全新的經營之道、消費體驗。
今年前三季度,成都“首店”經濟發展態勢較好,新增落戶國際品牌首店371家,超過2018年全年首店數量,首店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。(記者
? ? ? ?摘自《成都商報》
? ?http://www.scpublic.cn/news/getNewsDatail?id=227729